失守的高线级城市
一二线城市消费在整个高端车市场中的占比,长期超过 3/4。这其中有两个逻辑:第一,任何一个打高端市场的品牌,都必须要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,并提升单门店的销售效率;第二,想靠渠道下沉以避开激烈竞争是行不通的,中低线级城市的消费力和消费惯性,决定了它们不是适合扩大高端车市场的土壤。
(资料图)
所以,一二线城市的高端车市场格局,是高端车品牌接下来若干年发展的关键表征。
在这里,我们用 BBA 和特理蔚的销量进行对比。以全国销量来看,从 2021 年四季度开始,特斯拉在每个季度末依靠国内的集中交付,在单月销量上已足以与 BBA 并行。
如果具体到一二线城市,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,在 2022 年的每个季度末特斯拉都会形成对 BBA 的大幅超越。进入 2023 年,即便特斯拉开始主动平滑月交付量,但是仍然可以在一二线城市超越奥迪。至于理想和蔚来,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一二线城市,虽然还没有形成特斯拉那样的爆款效应,但整体都是稳步向上的趋势。
在新势力对传统豪华的冲击中,奥迪受到的影响是 BBA 里面最大的。过去三年,BBA 在一二线城市的占有率虽然都有所下滑,但奔驰和宝马的下滑幅度都控制在了 0.5 个百分点左右,且在 2023 年初消费环境不景气时又都能将份额提升到 6% 以上,表现出较强的品牌势能。反观奥迪,在一二线城市的占有率从 2020-2022 年下滑了接近 0.9 个百分点,2023 年初甚至还有随大环境继续下滑的趋势。
相比之下,特斯拉已经在一二线城市占有率上超过了奥迪。理想和蔚来也在持续增长,考虑到两个品牌从 3 月之后都有能形成增量的全新车型,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性非常大。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衡量维度——价格。
与奔驰接近 50 万元、宝马超过 40 万元的单车平均成交价相比,奥迪的 33.91 万元已经有了较大的差距,甚至相比理想的 40.19 万元和蔚来的 37.18 万元都落后较多。
以价换量,对于一个高端品牌是利弊各半的行为,也往往是为了保规模的最后一招。一旦用了这招,并且这招失去了作用,意味着品牌将再难以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上。越是整体市场表现不振,强势品牌就越有可能形成份额集中。反之,如果不能做到份额集中,那就表明品牌的认知和品牌力的建设出现了问题。眼下的奥迪,就有这种潜在的风险。
所以,BBA 之中,BB 和 A 的差距,在今年可能进一步拉大。奔驰和宝马的品牌势能储备仍然较为深厚,而奥迪无论是规模还是价格,都面临巨大的挑战。
艰难参与的新能源市场
从 2020-2022 年,国内高端车市场中的传统燃油车,基本停止了增长,2022 年相比 2021 年少卖了 23.7 万辆传统燃油车,几乎跌掉了一个沃尔沃加一个林肯的体量。
但是,高端车市场中新能源的销量却在持续增长。今年 1-2 月,高端车市场新能源的渗透率超过 30%,其中纯电动达到了 20.2%,插电混动达到了 10%。在高端新能源车规模快速扩增时,BBA 的参与度有多高呢?从今年 1-2 月的数据来看,在高端新能源市场份额超过 10% 的品牌有三个,分别是特斯拉、理想、蔚来,三个品牌加起来占高端新能源市场 61.6% 的份额。而宝马排在了第四位。i3 与 iX3 两款主力电动车,尽管终端优惠不小,但总算是在品牌力推和一线销售不懈的推荐下,逐渐跑起了量。去年 12 月,宝马国内新能源车首次实现月销破万辆,创下了一个销量的峰值。在 BBA 中,宝马对于电动化的决心,是最强的。今年 1-2 月,宝马的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达到 11.8%,其中纯电动渗透率 10.3%。而奔驰占高端新能源市场 3.6% 的份额中,大部分还是靠 E 级插电混动贡献。今年 1-2 月,奔驰插电混动的渗透率达到了 4.2%,是 BBA 中最高的。但奔驰的纯电动渗透率只有 1.5%,EQ 系列尽管在售多达六款车型,却没有一个投放在热门区间。相比之下,奥迪目前的新能源进展不甚乐观。除了在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占有率仅为 1.1%,甚至还比不过保时捷外,自身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也仅为 2.8%。而且,无论是 A6L 的插电混动,或者是最有可能走量的纯电动车型 Q4 e-tron,目前都面临市场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。特别是在今年 30 万元级别新能源 SUV 异常火热的情况下,几乎没有人会将 Q4 e-tron 放在这里讨论。而奥迪接下来的全新 PPE 电动车,最快也要到 2024 年底才能实现国产。
以中国新能源市场今时今日的变化速度,这一年多时间里已足以让很多既定规划全部过时,甚至让很多品牌消失。所以,BBA 对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参与,是艰难的。这个难,体现在 BBA 的新能源车型,既没有相比新创品牌车型的产品力优势,也难以迁移燃油车的品牌力。对他们而言最大的困难时,当高端车消费者想要买一辆新能源车时,不会再像燃油车时代一样用 BBA 作为标杆,甚至都很难再想到 BBA。
或许在欧洲,新势力们看起来并不像在中国那样 " 可怕 ",这也给了 BBA 的决策者们一点信心。但是,BBA 也不可能一直做鸵鸟,也不可能一直保持对新势力的 " 骄傲感 "。对于 BBA,转型新能源同样是一个 " 从 0 到 1" 的过程。
写在最后
BBA 在中国之所以能建立优势,首先靠的是领先的产品,继而吸引了一群有消费力的种子用户,然后通过渠道建设逐步扩大规模,最后形成了所谓的品牌力。
但如今,BBA 在产品力上的优势已经逐步被拉近,甚至在新能源领域并没有什么优势,一二线的高消费力用户也开始有了更加分散的选择,在直营体系和数字化的推动下,渠道的推进速度也比过去的授权经销商模式快得多。
在中国,高端新能源市场的竞争,一定不会像燃油车时代那般线性发展。而 BBA 这三年所丢掉的,比如高线级城市的份额,比如终端价格,比如新能源的品牌认知,事实上都是整个行业跨越式发展的映射。
无论如何,BBA 在中国,已经很难再过从前一般安稳的日子了。
X 关闭
发布时间:2023-03-30
发布时间:2023-03-30
发布时间:2023-03-30
发布时间:2023-03-30
发布时间:2023-03-30
发布时间:2023-03-30
发布时间:2023-03-30
发布时间:2023-03-29
发布时间:2023-03-29
发布时间:2023-03-29
发布时间:2023-03-29
发布时间:2023-03-29
发布时间:2023-03-29
发布时间:2023-03-29
发布时间:2023-03-29
发布时间:2023-03-29
发布时间:2023-03-29
发布时间:2023-03-29
发布时间:2023-03-29
发布时间:2023-03-29
发布时间:2023-03-29
发布时间:2023-03-29
发布时间:2023-03-29
发布时间:2023-03-29
发布时间:2023-03-29
发布时间:2023-03-29
发布时间:2023-03-28
发布时间:2023-03-28
发布时间:2023-03-28
发布时间:2023-03-28
发布时间:2023-03-28
发布时间:2023-03-28
发布时间:2023-03-28
发布时间:2023-03-28
发布时间:2023-03-28
发布时间:2023-03-28
发布时间:2023-03-28
发布时间:2023-03-28
发布时间:2023-03-28
发布时间:2023-03-28
发布时间:2023-03-28
发布时间:2023-03-27
发布时间:2023-03-27
发布时间:2023-03-27
发布时间:2023-03-27
发布时间:2023-03-27
发布时间:2023-03-27
发布时间:2023-03-27
发布时间:2023-03-27
发布时间:2023-03-27
发布时间:2023-03-27
发布时间:2023-03-27
发布时间:2023-03-27
发布时间:2023-03-27
发布时间:2023-03-26
发布时间:2023-03-26
发布时间:2023-03-26
发布时间:2023-03-26
发布时间:2023-03-26
发布时间:2023-03-26
发布时间:2023-03-26
发布时间:2023-03-26
发布时间:2023-03-26
发布时间:2023-03-25
发布时间:2023-03-25
发布时间:2023-03-25
发布时间:2023-03-25
发布时间:2023-03-25
发布时间:2023-03-25
发布时间:2023-03-25
发布时间:2023-03-25
发布时间:2023-03-25
发布时间:2023-03-25
发布时间:2023-03-25
发布时间:2023-03-25
发布时间:2023-03-24
发布时间:2023-03-24
发布时间:2023-03-24
发布时间:2023-03-24
发布时间:2023-03-24
发布时间:2023-03-24
发布时间:2023-03-24
发布时间:2023-03-24
发布时间:2023-03-24
发布时间:2023-03-24
发布时间:2023-03-24
发布时间:2023-03-24
发布时间:2023-03-24
发布时间:2023-03-24
发布时间:2023-03-24
发布时间:2023-03-23
发布时间:2023-03-23
发布时间:2023-03-23
发布时间:2023-03-23
发布时间:2023-03-23
发布时间:2023-03-23
发布时间:2023-03-23
发布时间:2023-03-23
发布时间:2023-03-23
发布时间:2023-03-23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东亚电视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3 联系邮箱:435 227 67 @qq.com